首页

女奴磕头

时间:2025-05-30 01:13:59 作者: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浏览量:77364

  【东盟专线】中外学子以广西壮乡非遗为媒共赴文化之约

  中新社南宁5月29日电 (俞靖)5月29日,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仪式暨2025年中外儿童庆“六一”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与中国师生以非遗体验和友城交流为载体,共赴文化之约。

  此次活动以“童心同行 外事筑梦”为主题。活动上,“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式揭牌,广西校方与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代表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该协议明确将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教师研修、学生跨国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知道绣球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学生通过手工激发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副校长阮氏金莺表示,越南广宁省与广西人文相通,中方教学中重视本土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希望以此平台为契机,邀中方赴越深度交流,助力越中学子增进情谊。

  在活动非遗共创展区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传承人唐纯翠向海外学子展示壮族香囊“麽乜”缝制技艺。她介绍,壮族人有在端午节制作“麽乜”的习俗,寓意为吉祥平安,青少年们亲手将艾草等药材手工缝制进带有壮锦纹饰布料中,在透着药材香气的“麽乜”里,感受壮乡“非遗”魅力。

  活动中,中外青少年共同参观了广西国际友城展示厅,通过外事礼品和重要外事活动影像资料,了解广西与国际友城之间的友好往来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目前已建立数十对国际友好学校,年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超百场。目前,广西正整合外事资源,致力于构建联通中越两国的跨国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让青少年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力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再次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在5G加速应用的基础上,6G的脚步日益临近。如何推动6G技术发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指出,要强化顶层设计和需求牵引,注重通信与智能、感知、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互促共生,推动从理论突破到工程实践,将6G先进技术切实转化为产业和应用优势。

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当地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朝祖庙会。千百年来,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太昊陵香火旺盛。每年庙会期间,太昊陵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往拜谒、参观。

一群随苏翊鸣踏上雪板的“娃娃兵”

“在网络上看到大家在这里拍的‘战国袍’变装,马上就被吸引了。”在游客刘紫宣看来,对比西安、洛阳等多座古风“网红”城市,这座3000年未改名的古都更添一份神秘,将中国战国时期的辉煌与荣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发掘实证4000年前人群交往交融历史

人勤不负春光好,热火朝天施工忙。3月23日,记者探访渝万高铁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在大桥、钢构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节点的顺利完成。

水利部:今年“七下八上”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当地时间7月25日,冯雨在法国巴黎接受媒体采访。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4日宣布开幕式旗手人选,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将担任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